第一五五章 大战的余韵(2/4)

作品:《义利三国

件事情是合符常理的呢?”

这句话让曹操恍然间愣在了一旁。

看着发呆的曹操,蒋通心里暗赞了一声:果然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雄啊。一点就透了。

“孟德,此去雒阳,负责帝都重建。所需的钱粮是个大数字。通需要滨海、高唐两地的库房一起出动才能凑齐。所以还得多花一些时间。嗯,大约三个月以后吧,所有钱粮才能到位。此外现在是五月,河内郡那边大概还有三个月才能完成秋收。所以那二十万白波军至少也得三个月后才能起行。这几个月的时间,孟德不如在我河北到处走走看看?”

“嗯,浩然。”虽然自己一直吹胡子瞪眼的,但是蒋通一直都不生气不说,反而一直和颜悦色。这会儿看起来,他事先答应的钱粮、人口也没有反悔的意思。曹操的态度也开始软化了下来:“如此,置张稚叔于何地?”

“嗯,张稚叔嘛,吾已经和他说好了,若是愿意入朝,不妨做个三公的虚职。若是不愿入朝,青冀十五个郡国,他可以任意挑一个。河内郡那地方,暂且搁置一下。待吾把西河的匈奴人收拾得差不多了再说。不然就算是人口稠密,那地方也不适合发展。”

说真的,现在有了一大批接受了自己义利合一观念的中低级官吏,蒋通还真不把郡守、国相这样的职位当回事了。你看民国后期,那么多炮党军队反正。我党拿到这些部队后,政委、教导员、指导员什么的派过去,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把反正军队牢牢掌控在手里了。是,你反正前是军阀,但是反正后呢?军长的位置是你的,但是下面的人全都不是你的了(或许身体还是那个身体,但是思想已经变了)。你挂个名头又能怎么样呢?

可以说,在进入21世纪国家教改之前,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中学、大学历史、政治课本。三个字就可以彻底总结了:屠龙术!实际上你看起点网上那么多穿越小说,但凡是70后、80后作家写的。也许文笔有高有低,但是如何造反,那都是写得一套一套的。而90后、00后作家在这方面就明显不足。至于台湾、香港的作家写这方面的东西,那就是幼稚得可笑了。

扯远了,总之,本朝太祖是伟大而自信的。他不怕这样的本事被自己的人民所掌握。所以建国后四十多年的时间里,几乎所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大陆的人都精通屠龙术。

“三个月。嗯,浩然,操想先回兖州一趟。官渡一战,我军伤亡惨重。仲康、子和、子廉、曼城阵亡。余得回去好好安葬他们。至少把他们的遗骨送回老家。”

“……嗯,孟德所言,余感同身受。待会余还要赶去南皮,参加季观的葬礼。”

“……哎,都是大汉好男儿,真是可惜了。”

“是啊。所以通一定要尽快结束大汉的内战!”

……

建安三年六月初一,南皮城外,军人公墓。

蒋通管理南皮的时间已经超过十年。十多年来,关于军人的各项荣誉制度已经基本建设完善了。有了战功,除了升职、物质奖励以外,还有勋章。而阵亡之后,除了优待烈属外,还建立了统一的军人公墓。政府负责安排专人守墓,定期祭祀。

在南皮城外一百多里处的一大片山岗上,密密麻麻的树立着十多万墓碑。其占地面积已经不下万亩。

官渡这一战,河北军伤亡极其惨重。当场阵亡的就超过两万,战后伤重不治的也接近一万。可以说先期渡河的四万五千人,几乎是人人带伤,大部阵亡。而在这近三万座新墓中,规格最大的,当然是高览的墓地。

这位出身世家大族,却又背叛了自己的出身。义无反顾的追随蒋通追求那义利合一世界的河北名将。在立下了赫赫战功,天下接近重归一统的前夕,倒在了官渡的战场上。

军乐队齐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义利三国 最新章节第一五五章 大战的余韵,网址:https://www.yaoyun.org/0/235/1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