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五九章 汉学初考记 二(3/4)

作品:《义利三国

蒙学。愚弟带领呼延部、奥鞬部与之对抗。战阵之中,被对方的一个勇士劈了一刀。就成这个样子了。哈哈哈,蒋教授不是说过,伤痕是男儿的勋章么?弟这勋章,可是除了脸上一块以外,身上也到处都是哪。”

“贤弟!”听到易春轻松的话语,看着易春脸上的疤痕,握着易春粗糙的双手。冯博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。少顷,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,赶紧换了个话题:“贤弟坚守这蒙学近三年,吸引三个匈奴部落内附。如今又培养出来这么多学子。真是功莫大焉。说声辛苦那还真是轻慢了贤弟。比起贤弟来,河东卫氏的那个世家子,真是无耻之尤!”

冯博说的那个卫家子弟,两年多前和易春一起报名参加西河蒙学教师选拔,成功入选,然后和易春分在同一所蒙学。结果待了一个月,新鲜劲一过就受不了了。在挣扎纠结了一段时间后,趁着一天易春外出联络附近匈奴部落的时候偷跑了!跑了也就罢了,还卷走了蒙学里所有的马匹、作为食物的斯帕姆罐头和各种水囊。

蒋通很多时候该杀人的时候绝不手软,但是唯独这个事情上,面对下属们的一片喊打喊杀声,他居然没有举刀。

蒋通的理由是:这些异族土地上的蒙学教师,是大汉的传道者。传道者如果本身只是因为恐惧才不得不去传道,恐怕这传播的道走味会及其严重。只有传道者意志坚定,发自内心的去传道。这传的道才是他们希望的道。所以,对这些去了西河后打了退堂鼓的人,不能一味的杀。而是要顺其自然。结果最后就是对逃掉的卫家子以“擅离职守”罪罚款、禁止出仕了事。而且后来蒋通还补充了个规定:凡是去了西河后不想待的蒙学教师,可以打辞职报告。不想干就不干,绝不强求。

概而言之,蒋通的意思就是:我要的是意志坚定、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工作的教师,这样才能去给周边的异族传播大汉的正能量。你拿着屠刀逼这些教师坚守,最后不过是让这些教师对朝廷心怀怨愤,在这种心态下去教育异族的孩子,这传播的恐怕就是负能量了。非但如此,搞得不好还会逼出大量的汉奸和带路党呢。

所以易春在听到冯博的话后,也只是微微一笑:“兄长,人各有志,提那些干甚。不过,弟久在西河,这边的消息不是很清楚。三年前新建的二十所西河蒙学,到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坚守啊?”

“嗯,临阵脱逃的就那个卫家子一人,打辞职报告的倒是有十七人。所以你们这第一批四十人中,共有十八人退出。还有被匈奴部族偷袭、杀害的教师七人。坚守到现在的,一共是十一所蒙学,十五名教师。不过。”冯博语气一转,换上了一副杀气腾腾的表情:“杀了我大汉的教师,还能存活于世么?这两年半的时间,除了官渡大战,朝廷军队中最忙的就是牵子经将军的太原郡兵了。两年半时间里,牵将军的部队一共屠灭了七个匈奴部落,斩杀、发卖匈奴人三万八千余人。哼,破胡候(陈汤)说得好啊,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!”

“二十所蒙学只荒废了九所,也算不错了。只是四十人居然只有十五人坚持下来,也真的可惜了。”易春轻轻叹了一口气,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情:“兄长,你怎么会到了这里?半年前你的来信里不是说你现在作了中书舍人么?应该是须臾不离开陛下身边半步啊。”

“呵呵呵,很简单,因为陛下也来了太原。”

“啊?陛下也……呵呵呵,兄长,蒋教授果然没有谋朝篡位的心思是吧?”

“嗯,丞相以后怎么做不好说。但至少现在,丞相对陛下还是尊重的。而且刻意的培养、锻炼陛下处理各种政务的能力。对此,愚兄也是很欣慰的。”

“难得兄长对蒋教授有些认同了。嗯,那陛下过来,是要主持本次考试么?”

“怎么可能,连丞相都不敢和礼部尚书争,陛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义利三国 最新章节第一五九章 汉学初考记 二,网址:https://www.yaoyun.org/0/235/1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