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三章 **丝玄德(3/4)
作品:《重生三国》”
一进洛阳城,仿佛鬼门关。
到处都是残垣断壁,瓦砾成堆,当年那场大火给这座城市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。十余人行走于旧日街道,见如此凄凉萧索之景象,谁不唏嘘?便连马儿似乎都受到了感染,发出低低的悲鸣……
刘备,历史上作为三国蜀汉的建立者,有许多的头衔流传后世。刘皇叔、刘豫州、刘使君、先主、昭烈帝……或是正史记载,或是小说家言,但最响亮的,无疑是“皇叔”。
大耳哥究竟是不是皇叔,不好说,毕竟史料上没有相关记载,但是他“汉室宗亲”的身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后世有评论说他自称“中山靖王之后”“孝景帝阁下玄孙”是炒作,是自抬身价,博人眼球。
这应该不至于。
首先,刘邦建立汉朝到刘备进洛阳城这一年,已经将近四百年时间了。刘氏子孙开枝散叶,已不知有多少苗裔。其次,就拿中山靖王刘胜来说,他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!这一代代往下繁衍,五毛就给俩!还值什么钱?
或许有人说,正是因为刘胜儿子多,冒充他的后代一般人也无从考证。但问题是,整个汉末三国时期,正史上也没有记载说哪个敌人质疑过刘备“汉室宗亲”的身份。别人不管,曹操后来占据了整个北方,包括刘备的老家,如果说大耳哥的身份有问题,他“摸金校尉”祖坟都能都人刨个底朝天,还扒不出来你身份造假?
因此,宗亲是真,皇叔未必。
有鉴于此,你想想作为刘氏后裔,又胸怀匡扶汉室之志,看到祖先经营的帝都洛阳残败至此,心里能好受?
路过南北两宫时,见宫墙坍塌,那镇门之兽碎作一地,天子所行台阶之上杂草丛生,玄德竟不忍多看。
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洛阳,但仍旧难免触景伤怀。
一行人来到太庙遗址,残壁瓦砾之前,有草堂数间,里头供奉的,便是历代汉帝神位。因有专人守护清扫,稍显整洁一些。
但今日天寒,守太庙之人竟也不知所踪。
刘备默然无语,只示意随从取来自梁县携带的供品,在石案上设香祭祀。
关羽张飞知他心思,跪拜大礼毕,肃立于身后,而那十几名随从显然更在意自己的疲倦和饥饿,对历代先帝缺乏敬畏。因刘备久不出来,他们在外头又冷又饿,便跺脚的跺脚,呵气的呵气,寻思着一会儿该找人家要口热乎的吃啊……
“云长,翼德,你们先带士卒去找些饮食,不必管我。”刘备头也不回。关张领命欲走,他又提醒道“不可扰民,更不可强取,此间百姓着实不易。”
“诺。”
两位义弟一走,他突然一声叹息,那份沉重,倒不像是在舒解,而是实在承受不住了……
面前,是历代汉帝的神位,从高祖看到灵帝,他是越看越冷,身冷,心更冷。
冷的是高祖创汉,光武中兴,四百年的基业难道就这么完了?
更冷的是,自己有心匡扶汉室,恢复太平,可惜辗转各处,奋斗数年,却几乎是一事无成!当初黄巾作乱,自己与两位义弟投身疆场,平定祸乱之后,就得授县尉。七年过去了,如今倒落得受老师庇护,在穷乡僻壤作个小小县长。
老师来信说,袁绍恨他上表,已免去他后将军,河南尹的职务,顶个太尉的虚名,要召去洛阳闲置。虽明知此去无回,但袁绍以天子名义发布诏书,身为汉臣,不得不从,离别之前,希望再见自己一面。老师一去职,自己这个县长恐怕也做不长久,天下之大,竟没有容身之所,立足之地?
念及此处,悲从中来,不自觉间已泪流满面……
良久,他牵袖拭去泪痕,又是一声叹息。这一叹,却轻松许多,倒像是卸下心头重负?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重生三国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三章 **丝玄德,网址:https://www.yaoyun.org/0/256/3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