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条水泥路(3/3)

作品:《大明求生记

石板要方便,成本又轻时,就会照着去做。古人缺少的就是想像和实践。

目前在市场里外,让大家感受最大的是平时泥泞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了,几个月来,章子俊和盛弥一老一少在市场建房时来回巡视,知府大人成了工地上的包工头。

“来来来,在路边上挖排水沟时,不能这样敞开着,到时这水沟里的污水暴露在外就会很臭,所以要做成暗沟,在没有水泥时,这种排水沟用石条砌成,这样做成本很高,目前有了水泥后,做这样的排水暗沟就很容易,大家看先用砖头在土沟里砌成一条沟出来,在内用水泥加河沙粉刷,在等凉干的时间内,用此种水泥,在边上做成大小一样的板,几天后就把这些水泥板当成石板盖之,就成了一条暗沟,上面站人或是走人也没问题,重要是这沟不光是下雨天排雨水,还能把沿街屋里的洗手、洗脸、洗菜这些水倒入里面去,再也不要直接泼到门外的路上了,招来蚊蝇。”

水泥的应用兴起了一个新的行业,就是在十五里河道中挖沙,一些原本外来流落到此地的流民,一些贫苦人家,纷纷背着背篓在河滩边上挖沙,背到庐州农贸市场上,专门有一处收购点,一背篓三文钱,一天只要背十次就能赚三十文,这还是用背篓,如果是用驴车拉的话,一天能赚半两银,此时在庐州一文钱能买到一碗酒或是一碗酱油、又或是一碗醋,还能买到一个面饼,三十文钱养活一家三四口是没问题的,这也是章子俊有意放水,要把这些预付买房的钱花完。原本在古代建房投入是很大的,所选房柱,房梁的木头,全要经过几年后风干,还要油漆彩绘,雕刻一些花草猛兽,制作花格窗户,墙面全部是木板拼成。可是章子俊所建的“偷工减料”就是用圆木头去皮后,搭建一个房屋的架子出来,上面用芦席一铺加上瓦片,外墙有些用砖块砌,更多的是用一些石末煤渣子加入水泥后压制成型,晾干后的大块空心砖,取名曰:“免烧砖”,为自家谋福利,挖空心思赚钱。
本章已完成! 大明求生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条水泥路,网址:https://www.yaoyun.org/318/318975/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