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章 君臣(2/3)

作品:《祭汉天

才略微平静,脸色有些阴沉着道:“既如此,明日召集文武臣工,商讨东征之事。”

“陛下圣明。”

看着崔浩满意而又淡然的美丽面孔,拓跋焘的心中,没由来的一阵烦躁。

…………

而此刻,千里之外的另一座重城,长安,另一对君臣,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单独奏对。

只不过相比之下,苻坚和王猛这对西秦君臣的奏对,似乎要随意得多。

“想当初,寡人初登帝位,朝政动荡,百姓不安,眼见慕容恪连败诸军,直抵洛阳,却无能为力。如今寡人励精图治十余年,国力强盛,却是他看不到的了。”

苻坚不过三十出头的年轻模样,也丝毫没有身为帝王的严肃矜持,一番话下来反而满是回忆和怅然,以及一点淡淡的自豪。

而王猛,明明已是四十多岁的士,却连面君时的冠服衣裳,都穿戴得有些不太齐整,与崔浩那近乎名士标尺的模样完全不同。

但细细看去,又不得不承认,在他的身上,似乎天生有一种掩藏于细微中的英锐之气。

“陛下何必感慨?慕容恪看不到,他的子孙,总有一天,会在蓟城看到的。”

看着王猛悠然却又自信的模样,苻坚忍不住哈哈一笑。

“景略说的是,总会有这么一天的。可惜,与燕国之间还隔着一个魏国,否则这一次,寡人就要去看看了!”

王猛似笑非笑的瞥了苻坚一眼,直接开口道:“陛下既然有心,做臣子的又怎能不尽力?天下格局,不变已久。慕容恪的死,却正好是各方重新划分势力的好时机。”

苻坚眼睛一亮,与王猛对坐的身体也忍不住随之前倾,好像一副弟弟朝着哥哥讨要玩具般的模样:“就知道景略知我!哈哈,蛰伏多年,我们大秦,也该有些动作了!兵将随员,景略尽管调动,寡人一应准许!”

说到这里,苻坚顿了一顿,脸上也终于有了些慎重的表情,沉吟道:“不过如此一来,势必要与魏国全面冲突,南朝方面,当有得力使者,安抚妥当。”

王猛微微一愣,随即哭笑不得的行礼道:“不论军政大事,陛下都委以全权信任,微臣感激涕淋。然而陛下终究是我大秦之主,怎么也该……也该多思虑一番才是啊。”

“嗯?难道景略之意,并非与魏国开战?”

看着苻坚一副完全不在状态中的样子,王猛又是无奈,又是感动。

苻坚虽然性情恢宏大度,常常不拘于小节,但无疑有着雄主之智。即便没有自己辅佐,独断之下,大秦也断无衰败之理。

然而自从对自己委以重任来,苻坚一应事务,全都放手,甚至在朝堂上直接端拱于上,不置一言。

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,甘心主动的去当一个塑雕木偶;甚至在自己面前,真的开始慢慢忽略了自身的判断,而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谋划……

这是属于君王的愚蠢。

却是,属于臣子的幸运!

王猛很快调整好心态,微笑开口:“陛下似乎过于疲懒了,否则如此简单的局势,以陛下的聪慧,又怎么会看不清楚?”

“北燕失国柱,最关切者,不是我大秦,而正是魏国。想那拓跋焘,早有一统鲜卑三部之心,奈何南有梁朝,未知其志;北有慕容恪,余威尚在,这才缓了几年。”

被臣子直言“疲懒”,苻坚却没有丝毫反应,反倒直接顺着王猛的思路,开口道:“景略之意,魏国当会北征灭燕?”

王猛摇头:“魏国司徒崔浩,士族习气虽是太重,却也是有识之士。天下变局,当首在徐州!”

苻坚终于是表情肃然的沉思了片刻,询问道:“既然如此,我大秦也不该坐视魏国独大,开战拖延,岂不是正好?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祭汉天 最新章节第四十九章 君臣,网址:https://www.yaoyun.org/57/57840/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