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函雅故(1/2)

作品:《折锦春

沉着脸拉开了锦囊的系带,秦素凝神看去,却见里头放着几页纸,卷成了一个卷,看上去像是信件的模样。秦素的眸色越发地冷,取出纸页展开细看。果然,这几页纸还真是信件,找开后的头一句便是“允衡小友雅鉴”。秦素的瞳孔微微一缩。允衡?薛允衡?!这居然是写给薛允衡的信!她深吸了口气,凝神细看那信,只看了前头几页,她的一颗心已是怦怦地跳个不息。这是仿着陶若晦的语气写给薛允衡的几封信。在信中,陶若晦居然屡次提及了桓氏,大有为桓氏鸣不平之意,且更是对太子殿下十分看好。而看他信中的用词,当先论及这几个话题的人,竟然是薛允衡!亦即是说,是薛允衡首先认为“十可杀”一案为冤案,又说到了太子之事,陶若晦才会给他写了回信,信中附议了他的观点。秦素拿信的手指瞬间冷得像冰,后背的冷汗几乎浸透了衣衫。她再也没想到,欧阳嫣然施下的手段,竟是如此歹毒。这是显而易见的栽赃嫁祸。秦素将廪丘薛氏拉入江阳郡乱局,“无名氏”又废掉了李树堂这步暗棋,萧家的那封信很可能也被烧毁了,于是,“那位皇子”便再出新招,陷害薛允衡。甚至,这一局很可能是早就埋下了的,自秦素请薛允衡护送回青州,又将黄柏陂转至薛氏手中之后,“那位皇子”便将薛家视为了敌手。不,应该还不止如此。秦素暗自摇了摇头。让陶老扮演了李树堂的角色,而让薛家代替了萧家,这只是事件的表相。此事到底牵涉到了几户人家,目今还很难说,仅凭这几封信也无法一窥此局的全貌。萧家在“十可杀”一案中毕竟是做了些事的,而萧继珣与李树堂在白云观的会面,也肯定已经报去了中元帝那里。以“那位皇子”的手段,他必然会好生利用这条线索,将萧家与太子一起串进来,这才是其最终的目的。不得不说,选了陶若晦入手此局,的确个聪明的法子。陶若晦与薛氏昆仲屡有接触,薛允衡曾有意聘请他做夫子,薛允衍更从陶家手里拿过垣楼的赠言,陶若晦的身上,已然烙下了与薛氏交好的印记,由他的书房里起出这些密信来,简直是太合情合理了。有了这些信,再给陶若晦安上个太子党羽的罪名,只要将他杀了,再把萧家拉入局中,那么,太子就不仅仅是逼萧家认罪、拉拢桓氏了,而是暗中与薛氏联手,联合几大士族,其用意不言自明。“那位皇子”心心念念的,果然还是龙椅啊。看来,不拉下太子来,他绝不会甘休。秦素的面色冷得能拧出水来。她此刻最忧心的,还是秦家。陶若晦如今正为秦府西席,他若有事,秦家必受牵连,首当其冲的便是秦府几位郎君。此念一起,秦素已是满眼冰寒。“阿素勿需担心,事情已经解决了。”李玄度的玄音响了起来,泠泠如琴,令人的神思为之一清。秦素被他的语声拉回了心绪,抬头看了他一眼,面上便浮起了一个苦笑:“此事真是多谢李郎。若非李郎出手,我秦家已是大祸临头。说实话,陶家那里会出事,这一点我委实没有想到。”秦素就算有十八个心眼,也断然想不到欧阳嫣然竟会在陶若晦的身上做手脚。如今的情形早便超出了秦素前世所知。她每落下一子,对方便必有应手,而每当她破掉一局,亦会有新的局出现。时至今日,在江阳郡这盘棋上,秦素重活一世的优势,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。好在她还有李玄度。“无论如何,这个人情算是我欠下李郎的,多谢李郎相助,他日李郎若有用得到我的地方,我必无二话。”秦素正色说道,向李玄度敛衽行了一礼,直身而起时,眼里含着真诚的谢意。李玄度这一次确实帮了她大忙。而陶家的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了,可事情绝不会如此简单便结束,李玄度留在青州的人手,往后必有大用。她必须好生抓牢这位大唐权贵才是。这般想着,秦素看向李玄度的眸光便越发柔和起来,眸中笑意浅浅,波光潋滟,似春夜的湖水倒映星空。李玄度被她看得一怔,旋即几乎失笑。分明是在算计他帮忙,可是,被她这样明着算计,又眼巴巴地看了过来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折锦春 最新章节第383章 函雅故,网址:https://www.yaoyun.org/66/66233/279.html